内幕!如何在网上买到正品货到付款“切齿痛恨”
内幕!如何在网上买到正品货到付款,让“切齿痛恨”不再发生?
近日,“网购陷阱”再次成为热议话题,尤其是货到付款模式,更是让不少消费者“切齿痛恨”。收到假货、次品,甚至“空包”的案例屡见不鲜,消费者维权之路漫漫。那么,如何在看似便捷的货到付款中擦亮双眼,买到正品,避免“切齿痛恨”的经历呢?记者深入调查,为你揭秘其中的门道。
货到付款:便捷背后的风险
货到付款,顾名思义,消费者在收到商品时才付款,看似降低了网购风险。然而,一些不法商家正是利用了这种“眼见为实”的心理,钻了空子。他们往往通过社交平台、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虚假广告,以“低价”、“清仓”等诱饵吸引消费者。
“我当时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一个广告,说是什么品牌手表清仓,价格比专柜便宜太多了,我就心动了。”化名李女士回忆起自己被骗的经历,仍然愤愤不平。“货到付款,我寻思着肯定没问题,结果收到货一看,做工粗糙,明显是假货!”
像李女士这样的遭遇并非个例。许多消费者都反映,在货到付款的交易中,遇到过质量问题、货不对板,甚至是收到空包裹的情况。更令人头疼的是,由于商家信息不明确,维权往往困难重重。
正品货到付款:如何练就“火眼金睛”?
面对鱼龙混杂的网购环境,消费者如何才能在货到付款的模式下买到正品呢?专家建议,要练就“火眼金睛”,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:
* 选择正规平台: 尽量选择知名电商平台的货到付款服务。这些平台对商家资质有审核,对商品质量有保障,维权机制也相对完善。切勿轻信社交平台、短视频平台上的“小作坊”店铺。
* 核实商家资质: 在下单前,务必核实商家的营业执照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资质。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商家的注册信息、信用记录等。
* 仔细查看商品详情: 认真阅读商品详情页面的描述,特别是关于商品材质、尺寸、产地、品牌等关键信息。对于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,要格外警惕。
* 保留交易凭证: 下单截图、聊天记录、支付凭证等交易凭证都要妥善保存,以备日后维权之需。
* 开箱验货要仔细: 收到商品时,务必当场开箱验货。仔细检查商品的外观、质量、数量是否与订单一致。如发现问题,应立即拒收并与商家沟通。
* 拒绝不明来源的货到付款: 对于没有购买过的货到付款包裹,要坚决拒收。
* 了解退换货政策: 在购买前,要了解商家的退换货政策。确保在收到商品后,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验货,并有权退换不合格商品。
平台监管:规范货到付款市场
除了消费者自身要提高警惕外,平台也应加强对货到付款市场的监管。
专家表示,平台应建立完善的商家准入机制,严格审核商家资质,对售假、虚假宣传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。同时,平台应建立健全的维权机制,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投诉渠道,并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权。
近日,一些电商平台已经开始采取措施,规范货到付款市场。例如,某平台推出了“先行赔付”服务,如果消费者在货到付款的交易中遇到问题,平台会先行赔付,保障消费者的权益。
维权渠道:保护自身权益

如果不幸遇到货到付款的陷阱,消费者该如何维权呢?
专家建议,消费者可以先与商家协商解决。如果协商不成,可以向平台投诉,或者向消费者协会、市场监管部门举报。必要时,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,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。
“切齿痛恨”的经历,不仅让消费者蒙受经济损失,更打击了他们对网购的信心。希望通过本文的揭秘,能够帮助消费者在货到付款的模式下擦亮双眼,买到正品,避免“切齿痛恨”的发生。同时,也希望平台能够加强监管,规范市场,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、放心的网购环境。


【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】










